PS:电脑系统崩溃了,重装花了些时间,更新完了,抱歉。另外,月底了,求个票票什么的,有票票的大大们支持一下。
…………………………………………………………………………………………………………
看着无话可说的李翊,蔡邕说道:“今天,袁绍看到了中原的不利形势,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关中,从而彻底扭转天下形势。那么,大将军看到了中原的有利形势,会采取何种对策?大将军是不是要充分利用中原这种有利优势,转而把河北和大汉社稷彻底送进绝境?”
李翊额头上冒出了汗。一个大好的平定天下的形势,在蔡邕的嘴里,竟然变成了自取败亡之路。
不过,李翊也不得不承认,蔡邕所说的情况有可能出现,这也是李翊在跟几个军师商议之时,得出的最坏的可能。这种可能性虽然不是太大,毕竟那些诸侯们各怀鬼胎,很难拧成一股绳,一起来对付北疆,但是,这种可能性却不得不考虑。
李翊觉得,自己跟军师们之前的想法,可能有些太理想化了。
李翊悄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旁边的典韦说道:“顺之,把火盆移远一点,我有点热。”
站在他身后的典韦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俯身端起案几边的火盆,把它放到了远处。
蔡邕沉默了一下,继续说道:“大将军,当务之急,不是夺取中原,而是西进占据关中,重建天子和朝廷的威仪,把袁绍和各地的叛逆逼上绝境。大将军高举平叛中兴大旗,试问天下谁是你的对手?刘表、刘焉、刘备之流马上就会誓死效忠,刘虞、韩遂之辈马上就会转投天子,剩下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这些叛逆,还能支撑几时?”
“只要大将军占据了关中,中原的优势就能持续保持,进而就可以率领大军横扫天下,社稷稳定之期将指日可待。”
蔡邕看看李翊,轻声说道:“大将军既然失了去年夺取中原的最佳时机,又何必急在这短短一时之间?大将军今年的重任,应该是集中北疆主力,西进夺取关中。如此,不但避免了两线作战,河北财赋极度紧张的困境,还能拿下关中,救下天子,获得民心,占据平定社稷的绝对优势。”
“天下形势在变,河北的策略也要不断改变,这样大将军才能以最小代价中兴社稷。”
李翊问道:“太傅,那我如何回复刘备?”
“我们最早对中原有过策略,那就是让它混乱。”蔡邕笑道,“中原的仗打得越多越好,打得越惨烈越好,所以,大将军可以回复刘玄德,马上给他输送钱粮军械,让他继续坚持下去。”
“另外,考虑到中原目前的形势,大将军可以上奏天子,举荐公孙瓒出任兖州牧,让他出兵攻打曹操,以逼迫袁绍、袁术出兵帮助曹操,维持中原的混战局面,从而有效牵制袁绍的兵力。”
………………
大汉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二月。
洛阳。
袁绍听说郭图从益州返回,急忙出城相迎。袁绍拉着他的手,颇为动情的说道:“此去益州路途艰辛,公则一去就是半年,太辛苦了。”
“去年底我就从巴郡的江州顺江而下了。”郭图说道,“到了荆州南郡,我又在襄阳盘桓了一个多月,所以耽误到现在才回来。”
“益州的事样?刘焉是否愿意再度出兵?”袁绍迫不及待的问道。
郭图脸色一黯,低声说道:“主公,刘焉死了。”
袁绍顿时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说道:“刘焉死了?他怎么会死?”
郭图就把情况说了一下。
原来,去年长安兵变,刘焉的两个刘范、刘诞都被杀死了。刘焉非常悲伤,郁郁成疾。后来李傕为了拉拢刘焉,让刘焉的好友,议郎庞羲派人把刘范、刘诞的妻子儿女送到了益州。刘焉看到孙子孙女,更为自责,病情陡然加重,卧床不起。
秋天的时候,益州刺史部治所绵竹遭受雷击起火,全城被烧毁。刘焉无奈之下,命令把治所迁到了蜀郡的成都。
刘焉因为过度劳累,加上久卧在穿背上长了毒疮,终于支撑不住,于九月去世了。
刘焉此时还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刘璋,一个是刘瑁。刘璋年纪较大,性情温和,好施仁义,深为益州僚属的喜爱和拥戴。益州长史赵韪随即联合益州各郡太守,拥戴刘璋继任益州牧。
李傕当然不会过这个占据益州的良机,所以他奏请天子下旨,任命颖川人扈瑁为益州刺史,急速赶到成都上任。
十一月,扈瑁持节携旨到了成都。刘璋在赵韪和部分益州势力的支持下,以天子和朝廷被奸佞挟持为由,拒绝承认扈瑁的刺史身份。
此时郭图就在成都,他和扈瑁都是颖川人,是多年的朋友,考虑到如果让扈瑁主掌益州,袁绍的势力将直接延伸到益州,所以郭图不遗余力,帮助扈瑁夺取益州军政大权。
扈瑁到了益州,虽然人生地不熟,但他最大的优势就是持节携旨,是奉天子之命而来,名正言顺。
在郭图的游说下,扈瑁在很短地内便得到了部分从南阳和关中一带逃难到蜀的外来势力(即所谓的东州士人)和贾龙、任岐等部分本土势力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