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猴子和几个小辈乒乒乓乓打了十多天,也没怎么休息,不过猴子精力旺盛,从不会因此而疲惫。
见到猪八戒的状态,打趣道:“八戒,你怎么说也是神仙,背着个小姑娘走几步路,怎的成了这个模样?”
“猴哥你说笑话,什么几步路?那是两千多里山路,而且那丫头用了千斤坠的手段,身子可重着呢!”
“所以你该感谢她。”
“啊?我打不过东华帝君,这事儿自然要忍忍,怎的还要感谢她?”
“若不是她的威逼,你这身肥肉怎么减下来?前番晒太阳是虚的,靠着辛苦锻炼减下来的才是真减肥。”
“那又怎么样?我肚子里面就这么点油水,都被她给嚯嚯干净了。”
“那点油水留着有什么用?留着喂妖精么?你细细想想,是不是身子轻省了许多?速度也快了一些?”
“这倒是有点儿。”
“若是你能保持下去,那么你的身子永远比过去轻省,速度永远比过去快一些,若是能够继续努力锻炼,还能变得更加轻省,速度变得更快。
身子轻省一点,速度更快一点,面对强敌胜算就更大一点,你曾经也是带过兵的,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她直接说就好了!”
“哼!老孙和你说过好几次,你觉得我是在笑话你身体肥胖,直接说是没用的,要拿着棒子狠狠看着!”
“啊?”
“不过老孙不会逼迫你,只会给你这么一次提示,以后是继续肥胖,还是变得更好,是你自己的选择。”
“猴哥,我一直很想问你,你神通如此惊人,却还在努力修行,比谁都要刻苦,你有必须前进的理由么?”
“不论是修佛还是修道,老孙都只想当一个自由自在的猴子,这便是老孙的追求,为此可以付出一切。”
“就为了这个?”
“这难道还不够么?不只是我,东华帝君、观音菩萨、杨戬、牛大力、葫芦娃、哪吒、小铃铛……
三界有名的大神通者,从来都是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不断地前进,从退后开始,便已经失去了前路。”
“一步也不能后退么?”
“后退一步便有十步,后退十步便有百步,后退百步还有什么可退的?
如果你觉得老孙说的虚浮,不如好好看看师父,师父不过一凡人,为何能当咱们的师父?
因为不管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从未想过退却半步。
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十万八千里也好,千山万水也罢,只要不放弃,无论多少辛苦磨难,终有到达之时。”
“悟空如此称赞,为师要不要说一句愧不敢当、与君共勉?”
“东华帝君曾说过,人生在世,有三个问题最是重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师父平日与人交谈,一开口便完美的回答这三个问题,他是玄奘,从东土大明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明晰自我,知道目标,向着目标努力前进,一步一步,绝不后退,三界内外,又有几个能够做得到?
八戒你明白自己是谁么?你知道自己的目标么?你会为此不断努力么?沙师弟你也想想,你会如此么?
师父一个凡人,尚且能够如此,你们都是神仙,用得动五千斤的武器,能降妖伏魔,怎的一个比一个颓丧?
或许你们知道某些隐秘,对于某些事情感到绝望,但在绝望之前,至少再努力的拼一把,拼最后一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孙悟空这番话有些效果,猪八戒和沙僧都变得勤勉许多,但效果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热血不是靠他人鼓荡,而是靠自己的内心激发,想要靠着一个励志故事或者心灵讲座,去获得奋进的目标,那不也是一种投机取巧么?
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一味的想要投机取巧,很难到达真正的彼岸!
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
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六贼纷纷,怎得西天见佛?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心经》的道理,孙悟空不知不觉间已经领悟,当真不愧天生灵秀。
原剧情中亦是如此,孙悟空曾多次以《心经》提点玄奘,最终甚至以无语无言,引得闭口不言、一念顿悟。
……
一个多月后,玄奘师徒眼前出现一条黑水河,黑水滔滔,颇为邪异。
猪八戒奇道:“怪了怪了,这水怎么如此浑黑?是哪家泼了靛缸了?”
沙僧道:“哪有这么大的靛缸?听说人间有什么洗笔池、洗笔砚,莫不是哪位书法大家在此洗笔?”
河水倒是不宽,约莫十余里,对于精通水性的八戒沙僧而言,顷刻之间就能过去,孙悟空翻个身就能飞遁。
但难点不在于三个神仙,而在于肉体凡胎的玄奘。
玄奘看着滔滔黑水,略有些兴奋的说道:“这条河虽然诡异,但却不甚宽广,而且上边有芦苇蒲棒……”
“师父想要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