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一旦被围,魏郡境内的兵马根本没有办法救援,有能力救援的只能是河间国、清河郡境内的二十万兵马,然而最近的清河郡直线距离超过四百里,若是春夏之时轻装急进则需要二十日时间,但此时正值寒冬,积雪会极大的迟缓步卒行军速度,而且大军团不同于三五千人的急行,三五千人需要的辎重物资较少,可以在沿线的任何一城获得补给,可一旦超过十万人,军队就必须携带沉重难行的粮食辎重。
汉朝的人丁较少,即便是人丁众多的中原平原带,超过十万人的大县也是很少的,而十万人的大县并不是指县城内居住十万人,而是一个县方圆百里所有人丁的总和,县城内最多也就居住几万人,这样的城池就算可以为过路的十万兵马提供三五日粮食,也绝对无法提供十万大军所需的避寒屋舍,所以军队必须携带众多野外帐篷。
当然了,十万大军也可以分批次递进式进行增援,以此来缓解沿途县城的压力,可凉州军有三万精锐骑,冀州军只有聚起五万精锐步卒才能与之进行对抗,是对抗而不是击败,一个疏忽,五万步卒就可能会被三万精锐骑全歼。递进式向前,为了避免各县城的压力,分开的数个兵团必须间隔一到两日的路程,因为县城与县城之间的距离大多都是百里范围,也就是一两日的路程,若是寒冬之时,一两日的路程就需要三四日行走,也就意味着各个军团会在冬日脱节三四日时间,而这对于冀州军援军来说,他们就会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只要分兵,只要脱节一两日时间,任何冀州军援军都会在野外遭遇到重大危险,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十万大军一同移动,以兵力优势来与到处乱跑的三万铁骑进行对抗,如此一来,十万大军必须携带无数粮食辎重,原本的二十日的行军时间就会变成四十日、五十日,这些还是骑军没有沿途骚扰拖延救援时间情况下。
冰天雪地中行军超过一个月,而且还是紧绷神经无法休息的那种行军,等他们杀到邺城下时还能剩下多少士气?又将如何面对蓄精养锐的十七万凉州军?
仅这些难题就完了吗?袁谭自清河郡救援,清河郡一旦空了,就会面临徐荣、李傕的侵入,难道袁家不想要了清河郡?同理,若袁熙自河间国回军救援,河间国境内的兵马就会不足,公孙瓒会同意袁熙带着兵马离开吗?若公孙瓒见到邺城被围,在感受到凉州军的杀意后,会不会为了增强实力而宰了袁熙,吞了河间国境内的冀州军?
这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很大!
审配、郭图、逢纪不知道凉州军会调动多少兵马围攻邺城,他们只能根据边界探子的异动而感受到了凉州军在大规模调兵,但他们很清楚,董虎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旦开战势必是泰山压顶,在这种情况下,许攸、田丰、沮授背叛了,私下里还会有多少人会选择临阵投降?
没人能知道,正因不知道,三人心下才没由来的恐慌不安,才会默认了许攸、田丰、沮授的临阵叛逃,才会为他们打掩护……
“冀州完了。”
郭图与许攸一样是小人,可他不是傻瓜,知道冀州军这次恐怕真的是在劫难逃,若是《三国》曹操来攻,他们即便明知道会败也会拼死抵抗,原因很简单,曹操嗜杀成性,不仅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人,更是在官渡之战就屠杀了将近十万降卒,曹操杀俘杀了十余年……
一次性坑杀了冀州将近十万降卒,杀了将近十万冀州儿郎,而冀州军的大小将领基本上都是冀州本土家族的儿郎,袁绍在跑去渤海郡,入主冀州时,他并未从家乡汝南郡征募自己的嫡系兵马,曹操多多少少还从家乡征募了数千嫡系,曹军的上下将领可以由家乡儿郎充任,袁绍的冀州军各级将领只能是冀州本土家族儿郎。
死了无数冀州本土家族优秀儿郎,冀州军就算想投降也会对嗜杀成性的曹操忌惮不已,但董虎却少有做这样的事情,顶多在人脑门上来一下,对于再次触法乱纪的配字军也多是剁了一根手指发配草原为奴,基本上就没有过杀俘的事情,而且就算成了配字军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凉州军的中低将领中大多都是配字军。
董虎对造反的羌胡蛮更为严厉,甭管是将领还是兵卒,只要俘虏了,基本上都会在脑门上来一下,但在对待中原汉民时,往往只有各级将领才有资格成为配字军,底层兵卒并不会遭受这样的酷刑。
脑门上有个“董”字的配字军,大多都是军中身强力壮的佼佼者,他们也是极为危险的一群人,往往会在一开始时专门抽调出来,成为董虎身边的亲军,由他亲自督管、调教,可如此一来,他们也是最有可能再次被下放到军中担任将领或是地方官吏的一群人,所以对于“配字军”这一群体来说,脑门上有个“董”字并不是件坏事。
正因董虎与《三国》曹操在对待俘虏的态度不同,而且董虎还用重利拉拢许攸、田丰,一个是喜欢打小报告的小人,一个是清正廉明的正人君子,同样是爱打小报告的郭图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在看到冀州军即将崩塌时候又会如何作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