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厚在数日前离开了昌邑,他要返回长安主持舆论战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董虎还分别与大丫、徐晃、高顺写了封信件。
与大丫书信,主要是向内阁汇报一下兖州、青州的情况,以及解释一下答应荀彧的条件事情,这些都是官面上的话语,是“外调将军”向内阁报告工作的一部分,尽管他是凉、并、兖、青、司隶校尉部的王,这些程序是必须要做的,报告主要包含了“军政民律”四个方面,其中还包括一些数据。
因时间太短,有许多事情都是大而化之,无法做到更为精准的程度,诸如田亩数量分为旱田、水田、山田,又分为大亩、小亩;诸如人丁情况又可以划分男女比例,老中幼占比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数据,不仅仅是为了征收税收,更是为了日后制定较为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风险管控。
时间太短,各县官吏经验不足,董虎只能大而化之的写了份《青兖政府报告》以及《青兖军事行动报告》,算是为日后的官吏做个表率,也算是加强长安的威严,毕竟他这个主公都要向内阁书写工作报告,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不老老实实书写?
与徐晃书写信件,主要是要他安排好汉中郡的事情,准备前往南阳郡担任太守一职。
刘妍、刘辩姐弟再如何也是汉朝皇室人员,除非董虎用残忍暴戾吓住两人,或者将他们囚禁或边缘化,否则的话,他们一定会在“朝廷”事情上犹豫不决,会有意无意损害凉州军的利益,为了避免发生太大的意外,汉中郡、南阳郡都需要拥有一些嫡系力量,诸如董嗣孝、董嗣节担任汉中郡从五品将军,诸如掉徐晃担任南阳郡太守。
与高顺去信,主要是董虎更希望高顺能够留在南阳郡,他很看重高顺的陷阵营,若是跟随刘辩前往汉中郡就太过可惜了,之前私下里他也与刘辩表达了这个意思。
高顺训练的兵马与董部义从有些相似,不知道他是受到董部义从的影响,还是他本人就倾向于军阵厮杀,而这样的练兵方式更适合中原开阔地带厮杀,川蜀多山岭,当年攻打川蜀时,董嗣孝、董嗣节就曾吃过这样的亏。
山地丛林战与平原军阵厮杀有很大的不同,山地丛林战更多的是散兵线、小型军阵作战,高顺调到汉中郡后,很难说适不适应,所以他更希望高顺能够留在南阳郡,做赵云的副手也好,做进攻汝南郡的侧翼主力也罢,都比前往汉中郡,长时间无法获得军功都要好的多。
当然了,董虎也给予了高顺足够的尊重,他可以自己选择去留。
高顺、赵云都是个性很强的将领,曹操俘虏了高顺,高顺却一言不语跟着吕布去死,赵云更是默默无闻充当了刘备贴身亲随几十年。
赵云是常山郡人,而常山郡是汉朝军事坞堡最多的地方,是抵御幽州乌丸人、并州匈奴人的重要力量。
河北一马平川,一旦幽州抵挡不住乌丸人的侵入,常山郡数百坞堡就成了河北地区的第二道防线,尽管常山郡背靠着太行山,但若不牵制住常山兵马,乌丸人若是深入冀州,就会有被常山兵马斩断后路的危险,而且幽州出现危险时,朝廷往往也会调动常山兵马主动北上抵御乌丸人。
其次是井陉道在常山郡境内,通过井陉道可以直接进入太原郡,一旦匈奴人势大侵入太原郡,朝廷就可以调动常山坞堡兵马自井陉道增援。
袁绍围攻黑山军,轻易干掉了隶属于白陉鹿肠山黑山军、干掉了滏口陉黑山军,但却一直没能干掉井陉张燕所部,一直到袁绍和他的儿子们身死,张燕还活蹦乱跳,很大的原因就是井陉所部隶属于常山郡,张燕的手下原本就属于坞堡汉兵一员。
汉朝在常山、扶风、汉阳、陇西等地都设有军事坞堡,是与卫所一样的屯田兵,唯一有些不大一样的是坞堡本身也是豪强兵,因为这些地方都较为靠近羌胡蛮,易于遭受羌胡蛮的劫掠、侵扰,就算官府不过问,当地豪强也会本能的修建一座座坞堡进行抵挡,民风尚武,军事风气浓重,与普通百姓有很大的不同。
军事坞堡是半军事化半民间自发性质的存在,而明朝的卫所是官方性质的军事单位,一旦军屯田大量遗失,战斗力也会极速下降,自主意识稍差一些,而汉朝的坞堡本身也是当地豪强自发组建起来的,自主能动性更强,战斗力也强上许多。
赵云自幼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在史上记上一笔,征战能力自然不会弱了刘备手下任何一人,可他却被雪藏了几十年,赵云却连一丁点不满都无。
赵云能与性子高傲的关羽和平相处,能与脾气暴躁的张飞称兄道弟,能心甘情愿默默守在刘备身边,与高顺搭伙自然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一个骑将一个步将也能相互弥补不足。
想是这么想的,但他不想太过逼迫高顺、赵云,一切还要他们自己选择,而这次选择后,也就决定了他们未来是否能够担大任的关键。
赵云肯定会与荀彧、刘协、刘妍一同前往相县的,也一定会遇到刘备,若两人没有发生“宿缘”事情,若高顺接受了建议留在南阳郡,这也就说明他们已经认可了董虎是“主公”的事实,他们未来也必然是一路主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