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即司马、司徒、司空,各个时代不同,司马掌兵事,司徒掌政务,司空掌营建,仅看三者的职能就可知宰相是司徒,但三公是并列的,司徒虽然是宰相,却不能直接干涉兵事、营建,只能通过御史台、尚书台来间接影响司马、司空,而不是直接控制。内阁不同,内阁直接掌控六部,继而掌控了天下所有权利。
明朝一开始的内阁只是一些“顾问”性质的幕僚,皇帝是与六部之间直接对话的,中间并没有内阁什么事情,就如皇帝直接与三公的对话。
皇帝废掉三公,将三公权利拆分成了六部,六部尚书的权利就要弱化了许多,也威胁不到了皇帝的权利,而内阁只是政策顾问,并不能直接插手皇帝对六部的直接治理,因而加强了皇帝对天下的控制力。
但天下太大了,需要治理的方方面面太多,六部所有事情都堆到皇帝面前,精明且勤政的皇帝还罢,若是没有治理能力的少年天子呢?若是一个无能皇帝登基呢?这样的皇帝还有无能力直接治理六部?
蛇无头不走,小到一家一户,大到一个国家,若领头人能力不行,一定会造成诸多混乱,而六部各不统属,直接领导他们的皇帝又是个废物,咋整?于是原本只是顾问性质的内阁就成了六部的直接领导,内阁取代了皇帝的角色。
内阁取代了皇帝,这与皇帝没有治理天下能力,由权臣和三公代替皇帝治理天下是一个性质,但三公的职能是各不统属的,而内阁里虽然有好几位成员,内阁首辅却是内阁成员的统领,内阁首辅的权利自然比宰相权利更大。
但这也是董虎所期望的那样。
皇权的权利太大,因皇帝能力强而国家强,因皇帝能力弱而国家弱,那还不如把国家治理权利交给更有能力的大臣呢。
当然了,权利是需要制约的,最起码监督、司法是需要独立的。
董虎有意识在加强内阁文官的权利,他是第一代头领,内阁的权利再大也是他赋予的,内阁对他约束很小,但对于他的子孙那就不一定了,可这是保持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先决条件,至于会不会出现党争……他心下是认为一定会的,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江湖,权利之争是永恒的存在,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解决,他能做的只有向历史极其发展方向推动,后面的事情只能交给后来人去完成。
军事改革对董部义从的影响很小,董部义从自一开始建立之初就有自己的升迁、考核、监督体系,这种体系已经比这个时代的“荐举”体系先进,没必要进行进一步改动,能改动的只有将领品级的认定,与后世的军衔体系差不多,进一步简化而已。
军衔的认定,中央禁军与地方郡兵、边军的明确,这都是董虎开口能决定的,他可以允许内阁、六部官员争吵,却不允许军队有不同意见。
军事上的改革进行的很快,董虎下令,五军都督府、兵部很快就向各地下达了军令,要凉州、并州、司隶校尉部、汉中、陈留、颍川、梁国、漠南漠北都护府送来各级将领名单,由兵部确认后认定各级将领军衔。
董虎暂时没有将南阳郡划入自己的辖区,就当南阳郡是中立区、特区,他只是让人私下里给高顺送去一封“四品将军”任命书,表明一下态度即可,至于高顺心下如何想……他则不甚在意。
天下争霸的关键是人才,但也不全是人才,董虎更重视“势”的争夺,一旦拿下了江北所有土地、人丁,一旦超过天下半数民心归附,大势在我后,他人就算精明百倍,也甭想翻了天。
董虎在冬日进行军政改革,外界还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可凉并等地却有些乱了,世家豪门损失较小的河东郡、颍川郡、陈留郡、梁国有不少家族老人不顾严寒向雒阳聚集,凉州牧阎忠、梁国相蔡邕也不顾境内安全与否,舍下一切就向雒阳日夜赶路……
董虎封锁了河东、关中,他人无法得知关中真实情形,人就是这么贱,他越捂着不让人看,袁绍、曹操等人越想掀开一观究竟,偏偏还就看不清真实,可他们各自都有一腚屎,袁绍需要盯着不甘心失败的公孙瓒,需要盯着鸟枪换炮的黑山军,很难拿出更多精力应对董虎。
曹操比袁绍还要不堪,自刘岱身死后,他就与青州黄巾军对峙了半年,直至把战争拖到了冬日,他才迎来了战机。
流民就是流民,无法持久是黄巾军最致命弱点,抢割的夏粮吃的差不多了,冬日来临后,百万流民又不能暴露在野外,也只能后退躲入一个个攻破的城池,与曹操对峙的黄巾军也在不断减少,士气也随之逐渐低落……
曹操迎来了战机,与后退的黄巾军连连交手获胜,但这种获胜的意义不大,击败的也只是落在后面的老弱,黄巾军的主力并未遭到重创,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未发生颠覆性改变。
双方你来我往连连交手,或许曹操对待俘虏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没有尽数砍死俘虏的黄巾军,一些黄巾军开始主动向曹操投降。
黄巾军山头众多,有些人极为强硬,有些人只是为了活命跟着乱跑,一旦受挫、陷入困境,想要投降的人大有人在,当一支黄巾军流民投降了曹操后,只要曹操仁德一些,很容易招降无数黄巾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