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摆手:
“并不是。诸位,我虽然是道士,可也是人。人吃五谷,生存延续。谁都有落难的时候,对吧?这不,道士我这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今天来给各位讲个故事呢,就希望一会儿各位听故事听的好,手头宽裕呢,能给个一文两文的,让道士去买个饼子吃。当然了,要是不好,或者没钱,您各位能坐着听我絮叨一会儿,捧个人场,道士我也领您诸位的情了!好吧?”
给出了一个原因解释清楚后,他笑着对其他人拱了拱手,接着话锋一转:
“好,那咱们闲话少说,这就开书。今儿个……说个什么故事呢?嗯,咱们就说个九头,十三命的故事吧。”
……
《九头桉》,又是《九头桉》。
这会儿要有之前被李臻挖坑没填的客官听到这话后,估计少不得骂句街。
咋的,你这道士不会别的了?
天天就是《九头桉》?
嗨,这东西其实怎么说呢……守静和李臻之前也想过开个新坑,比方说《太极张三丰》、《荆轲刺秦王》……或者干脆,说个小段,就说个昨天给徒弟写的《霸桥挑袍》就完了,主要是试验一下守静说书,李臻这边能不能获得星辉而已。
但问题就是……如果获得不了,那还好说,李臻自己过来,换守静和其他人接触去。
反正俩人就是一个人,自己知道的对方一定知道,别人肯定看不出来差别。
最多觉得道长越来越皮了而已。
可万一能获得星辉呢?
撂地不比在书馆,所以必须要有个高红大彩才行。
从且末出来,到洛阳的春友社。
凭心而论,要说最能抓人心的故事,还是《九头桉》。
这故事设计的齐,设计的巧,设计的精彩。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
用扣子能把人拴的死死的,遗漏一段或者是走神一会儿,就得急的抓耳挠腮的。
反倒是最适合这种撂地的活。
撂地的活,观众流动性太大,怎么能快速聚人?
其实这也是《九头桉》能诞生的原因。
《九头桉》一开始不叫这个名字,具体已经不可考,但确实不叫《九头桉》。
这故事的基调,一开始就是一群走街串巷的说相声的,撂地说评书的攒出来的。
不用讲逻辑,因为撂地说书最需要的是足够的新鲜程度,抓住别人的小心思。
我在这说,你在这听。
听到精彩处,不给钱?可以。
不给钱下次我就不来了。
再想听,你可就没地方找我去了。
所以,你得给钱。
而给了钱,能吃饱饭。
这就是《九头桉》前身的本质需求。
他不需要多么长篇的故事,也不需要什么环环相扣的故事。
只需要开头交代清楚,然后故事足够惊奇,这就够了。
我说的时候,让你以为下面还有。
可实际上呢……吃饱了饭,早上我上天桥说,下午可能直接奔琉璃厂了。在过几天,没准咱就在津门的三不管碰见了呢。
瞧,《九头桉》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它能抓人。
最抓人。
也最能聚人。
放到这种撂地说书的地方,用来打响自己知名度,让人掏钱,是最合适的。
这是身为一个说书先生看锅下菜的能耐。
更何况……
《九头桉》这本书已经编排完了。
他上午说,下午没准知名度就已经扩散到了所有流民那。到时候就和滚雪球的道理一样,人只会越来越多。
于栝,是一个长期“工程”,李臻深谙循序渐进的道理。
反正要真说起来,九头桉一天两场,无非也就是五六天而已。
说完,知名度打上去了,到时候换书,人听的越来越多,不是更完美?
定下了这个主意,守静才会选的《九头桉》。
而伴随着他那清澈的声音,《九头桉》的故事,就这么在于栝城外的流民堆中。
缓缓的……
铺展开了。
喜欢大隋说书人请大家收藏:(www.31wxw.cc)大隋说书人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