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云霄!”
“核动力火箭!?”
“不是吧,居然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了?”
“该不会是逗我们玩儿呢吧?核动力哎!火箭哎!”
“高原同学,你能不能不要凡事都这样淡定?”
当高原宣布核动力火箭的消息时,无数观众脑门上布满黑线,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核动力火箭这五个字都是足以震惊世界的伟大发明,而高原却仿佛没事儿的人一样,简简单单告诉了大家。
“是的,核动力火箭。”高原面对镜头,继续说道:“长征系列常规动力火箭,将从今天开始走下历史的舞台,在此,我要向航天集团,向参与长征系列的每一个人,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以后的华夏航天事业,将由强大的核动力系统领衔,无论是宇宙空间站也好,行星殖民基地也罢,都将使用可控聚变作为主要能源。”
高原一边说,一边转身,在身后早已准备好的黑板上,飞快写写画画。
高原画了一株科技树,一项又一项科技,通过枝叶彼此相连,不断衍生壮大。
“有些观众或许会疑惑,我们为什么忽然就拥有了核动力火箭?”高原笑了笑,“要我说呢,这其实一点也不突然,而是一种必然。”
“众所周知,我们不久前刚刚解决了可控聚变稳定运行的难题,推出了昆仑一号聚变反应堆,在昆仑一号之上,我们对等离子体进行三重约束,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拥有完美控制聚变能量的技术。”
“大家或许还记得,我们的激光防御武器,昆仑天顶。”
“昆仑天顶是制造等离子体,并且将其发射出去。”
“而昆仑一号,是对等离子体进行严格约束。”
“现在我们又推出了昆仑云霄,昆仑云霄的能力,是制造,控制,并且精确释放等离子体。”
高原手指在黑板上轻点,将昆仑天顶,昆仑一号,以及昆仑云霄全部串联起来,向观众们展示了一条完整的科技研发路线,而无数这样的科研路线汇集起来,就是所谓的科技树了。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吧。”高原说道:“当科学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人类用几千年时间,才弄明白蒸汽机的原理,进入了机械时代,而在我们进入机械时代后短短百年,地球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变化的剧烈程度,远远超过以往几千年,几万年。”
“这就是发明的力量,科学研究的力量。”
高原侃侃而谈,向所有人介绍核动力火箭的研发历程,但是由于可控聚变技术的保密性质,高原的介绍以理论居多,并不会涉及具体细节。
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有太多公式和数据参杂其中,大家反而就听不懂了,还是这样好,即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望,又不会泄漏核心机密。
一场朦朦胧胧的技术介绍结束后,所有人都得到了满足,除了那些西方科学家。
高原说的轻松,然而可控聚变转换为核动力火箭,真就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能够吧。
早在公元1933年,可控聚变原理就已经被科学界提出,全球学者研究这项技术,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到目前为止,大家总算弄懂了聚变反应堆该怎么搞,至于聚变火箭,还只存在于科学家们的想象之中,研究进度不超过百分之五。
当高原说,自己通过聚变反应堆技术,反推聚变火箭技术的时候,科学家们几乎全都疯了,随便一推,就把核动力火箭造出来了?这还有没有天理?
“好了,关于理论方面的解释到此为止,毕竟我们一贯喜欢用行动说服别人,昆仑云霄实力究竟如何,请大家稍等片刻,马上为大家现场演示!”
结束这段技术解说后,高原感觉嗓子有点疼,于是离开镜头,去台下喝水。
此时西域已经入冬,空气变的越来越干燥,高原生在江南,对这里的气候不是特别适应。
“过两年把这片戈壁改造成内陆湖泊,应该就能缓解西域干燥的气候了吧。”高原心里想着。
这大概就是可控聚变技术带给他的底气,一个比贝加尔湖更大的内陆人工湖,高原还真是敢想。
与此同时,万众期待中,直播镜头终于转向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临时发射场,人们终于见到了昆仑云霄的实体。
高度一百六十一米,重量三千零四十二千吨,相比北美的波塞冬巨型火箭,昆仑云霄小了很多,总体还不到波塞冬号的三分之一。
然而,这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采用核聚变作为动力的火箭,如果它能过试射成功,无疑将彻底颠覆航天事业,令人类从行星陆地生存时代,走向星际殖民时代。
“牛逼!太漂亮了!”
“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此刻激动的心情,高老板,请收下我的膝盖!”
“核动力火箭啊!有生之年,说不定老子也能去月球看看呢!”
“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华夏文明能否崛起与太空时代,全看这次了!”
“加油加油!一鼓作气,冲出小破球!”
弹幕疯狂刷新,人们惊讶于昆仑云霄动感流线的外形,同时也对这次发射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带领华夏,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宇宙时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