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秦国承诺的第一批粮草物资到位,秦霄率大军东出。
若是按照白起的行军路线,秦霄应该从函谷关出关,通过崤山赶到新城,然后再转道北上奔赴伊阙。
秦霄率领的第一路主力,也确实是从这个方向走的。
不过,秦霄并未带上所有人。
在进入副本世界之前,秦霄将手中的百万大军重新编队,分为了五个军团。
但每一个军团的兵力并非相等,实力也同样不平均。
人数最多的是岳飞的第一军团,三十五万步、骑混合兵种,外加陷阵营、先登营共计一万五千七阶兵种,在五大军团之中兵力最多,实力也最强。
张辽的第二军团中规中矩,二十万步、骑混合兵种,总体实力略高于平均水平,但也拉不开太大的差距。
马超的第三军团人数最少,只有八万人,但却全部都是“两用骑兵”,穿上重甲、马甲,就是擅长冲锋陷阵的重装骑兵,换成轻便的皮甲,就是近战远射双精的轻骑。
张郃的第四军团十九万人,总体实力和张辽差不多。
吕蒙的第五军团十八万人,没有骑兵,但秦霄手下仅有的,擅长水战的军队,全部在这支军团当中。
这次出征,秦霄带上了第一、第三、第五军团。
张辽、张郃的两支大军则是南下,在秦、楚边境区域驻扎下来,并在秦霄的授意下,派出使者前往楚国。
出使楚国的事情暂且不谈。
经过十几日的行军,秦霄带着六十一万大军抵达伊阙。
浩浩荡荡的人群和车马队伍,排出了十几里地去。
在等待秦霄的这段日子里,白起率领的秦军已经和韩、魏进行过两三轮交锋了。
不过都只是试探性的交手,彼此的损失都不过几百人上下。
在这种规模的战争面前,几百人伤亡的交战,只能说是互相打个招呼,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这个时期的白起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靠着资历混出了一定的地位。
——他在秦惠文王当政的末期就已经参军,到如今也有十几年时间了。
虽然这十几年里都没打过什么大仗,但秦国现在军中有些青黄不接。
老将一个个老去、病死,中坚一代就剩下了一个司马错,还在巴蜀一带带兵平叛。
原本的历史上,白起能够成为伊阙之战的主帅,是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力排众议,提拔起来的。
而在这个世界,宣太后的党羽早早被铲除,白起能以不算高的地位担任主帅,还是因为秦霄曾经对秦孝公提起过白起的事迹,留下了他的名字。
秦惠文王在得知自己军中有一个名叫白起的小将之后,直接下令将其提拔为一个中层军官。
再加上十几年从军的资历,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白起就成了秦国唯一的人选。
不过,这一仗,对白起来说并不好打。
巴蜀出现叛乱,司马错带走了绝大多数精锐大军。
十万秦之锐士,他直接带走了七万。
剩下的三万人,必须要保护咸阳等后方重地,不可能调拨到白起手下。
秦昭襄王给他的兵力虽然不少,足足十二万人,但多是些二线部队,战斗力并不强。
唯一要说有什么好的,就是秦国这些年国力强盛,财富充裕,在粮草、军械方面没有亏待,都给的最好的配备。
而反观对面呢?
韩、魏两国,在最近几十年里势力不断收缩,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
若是不做出改变,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为了“翻盘”,两国将自身的国运都赌在了这场伊阙之战上。
魏国将全部的魏武卒都拿了出来。
韩国也调动了全部的精锐兵力。
再加上数十万的兵力数量,哪怕是在公平的环境下,白起都会遭受到非常大的压力。
更不要说,这一战的地势,也是更有利于韩、魏一方。
伊阙位于洛京南方,两侧是险峻的山脉,正面只有大约一公里宽的山谷,山谷中央还有一条名为伊水的河流,能供人落脚的地方非常的狭小。
韩、魏联军驻扎在山谷北部,以逸待劳。
魏国擅长强弩,在射程方面占据优势。
若是秦国出击,便会遭到山谷外弓弩的迎头痛击。
而秦国想要守住山谷南边的出口,韩、魏却可以顺流而下,快速拉近距离,避开最致命的一波弓弩打击。
这种地势下,如果韩、魏完全是一条心,可以说白起没有丝毫胜算。
历史上,白起打赢这一战,他的能力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却是借用了韩、魏之间各怀鬼胎的矛盾,各个击破,才能成功以弱胜强,打响战国军神的名头。
秦霄原本只是听说过伊阙地势险峻,却没有亲眼见识过。
抵达之后,远远望着伊阙山谷的地势,秦霄才意识到,这一仗确实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
伊阙山脉没有那些名山大川高耸入云的险峻,但想要翻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中央的山谷处,河流两岸,更是只能容纳数十名士兵并行,阵型根本排不开。
最头疼的是,山谷只是狭窄,却不够长,只有短短一截,不到一公里的距离。
这让人想要在山谷中间布防,都很困难,只能将防线拉到山谷之外。
而这样一来,因为伊水是由北向南,一旦韩、魏准备好船只,大军顺流而下,想要阻拦都很困难。
秦霄正思索着,是否可以“复制”白起伊阙之战之中的操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